嗅觉,是人类所有记忆中保存时间最长久的。
每一个人的记忆中都有一种气味,它的出现会带你回到那个温馨、美好,或者悲伤的时刻。
在徐梅的记忆里,20多年前,和老公在华盛顿郊区一个地下室里,用剩下的鸡汤罐头制成的第一支蜡烛所散发出的香味,是令她最很难忘怀的。
记忆里的蜡烛香味为徐梅开启了一道神秘的大门,她不只把这份香味保留了下来,还创造出丰富各异的香薰蜡烛,让更多的人为似曾相识的嗅觉买单。
到今天,徐梅创立的香薰蜡烛品牌千诗碧可(Chesapeake Bay Candle)总共卖出超越3.5亿支蜡烛。
上个月,美国消费品巨头Newell Brands以7500万USD的价格回收了千诗碧可。
但这并不影响大家第三认识这位卖气味的女性。
进不了世界银行,那就卖蜡烛吧徐梅出生在杭州的一个常识分子家庭,妈妈管理着一所小学,爸爸是一家钢厂的工程师。
可能是受爸爸的影响,她说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工厂的血液。
▲千诗碧可品牌开创者 徐梅12岁开始,徐梅就在外文寄宿学校读书。
这所学校以培养外交人才为目的,徐梅的主攻方向是英语。
6年后,她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
课余时间,她还为世界银行在中国拓展的一个环境项目担任翻译。
那段时间,同世界各地的专家接触使她不断开阔了眼界,也开始学习商业方面的常识。
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大连的一座仓库工作。
这份工作让她感到无聊极了,整整一年都没机会讲英语。
不久后,她便离职了,同老公前往美国。
1991年来到美国后,为了能在总部坐落于华盛顿的世界银行谋得工作,徐梅又进入马里兰大学学习新闻。
但在她毕业那年,世界银行因全球经济衰退没招聘新职员,徐梅只得从马里兰州来到纽约,在一家向中国医院出口医疗器械的医药公司就职。
所有并不称心如意,徐梅一直在探寻着比较适合我们的工作。
老公在听了她的多次念叨后,告诉她:既然目前这份工作干得没劲,又不了解世界银行什么时间会聘请你,为何不做点别的事?简单的一句话,让徐梅踏上了创业的道路。
但干什么好呢?有一次在布鲁明戴尔百货闲逛时,徐梅注意到,时髦区摆满了知名时装设计师的作品,而家居用品区却充斥着老牙齿脱落的产品。
走进摆着此类用品的商店,就像走进了奶奶家一样,难道就没具备现代感和时髦性的家居装饰品了?这一次闲逛让徐梅发现了商业机会。
她决定就从家居饰品入手。
她携带一些采购的零碎的家居用品,如绢花、蜡烛、电扇和字画等,参加了北卡罗莱纳州的一个礼品批发商展会,看看哪样商品最受喜爱。
展会结束后,徐梅惊喜地发现,她收到了超越9万USD的订单,其中大多数订单是蜡烛订单。
徐梅再一次找准了方向就做蜡烛。
地下室起家,总共卖出超越3.5亿支蜡烛此前,蜡烛在美国家庭里,一般被用作节日的装饰品,但徐梅期望她的商品有更丰富的内涵。
于是,她前往新泽西州,向当时一家有名的色彩与香味企业的老板请教,掌握了向烛用蜡中添加燃料和香薰油的技术。
几番试验后,徐梅和老公在家里的地下室,用罐头盒做蜡烛模具,制造出了第一支香薰蜡烛。
试验成功后,徐梅找家人和朋友借来10万USD,老公也辞去原来的设计工作,两人一同成立了千诗碧可公司。
几经周折后,又与杭州的姐姐联系,在杭州打造起工厂,开始生产并销售香薰蜡烛。
▲千诗碧可蜡烛工厂经过不断试验和革新,徐梅设计出一些完全不同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市场上传统的蜡烛。
这一系列的商品颜色丰富多彩,有芒果黄、柠檬绿、淡紫色;同时造型斑驳,给人以雪花飘落的意境,还散发出植物的芬芳。
这类香薰蜡烛一推出,便飞速吸引了买家的眼球。
1994年圣诞时,成立不到一年的千诗碧可就创造了50万USD的销售营业额。
到了第二年秋季,千诗碧可的商品正式进入市场后,销售量飞速冲过了销售预计。
此后,一些高档零售商也开始销售千诗碧可的蜡烛。
1997年,徐梅为塔吉特超市设计的一款珍藏香薰蜡烛卖得异常热门,供不应求。
原本销售商只预付了300万USD,而到了年底,销售量超越800万USD。
从此之后,千诗碧可开始在世界引领行业时尚,和美国各知名零售商都打造了合作关系。
10年之后,2009年,千诗碧可全球销售额达9000万USD,分别在中国和越南打造了代工厂。
受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影响,2010年,徐梅又在格伦伯尼打造了工厂。
仅格伦伯尼一家工厂,年平均生产的家用香薰蜡烛就达50万支,每年生产总值约1500万USD。
销售量攀升的同时,千诗碧可的品牌形象也在不断提高。
2010年,徐梅受白宫邀请,专门为米歇尔奥巴马设计了一款独一无二的蜡烛,这款精美蜡烛也被赠予外国贵宾。
作为蜡烛行业的时髦推进力,千诗碧可以无可比拟的优势获得了成功。
现在,千诗碧可以平均每年40%的速度增长,总共卖出超越3.5亿支蜡烛,两度被INC.杂志评为美国成长最快的企业之一。
贩卖嗅觉背后的销售心理学在国内市场,蜡烛在生活作用与功效中看上去不起眼,但其在美国已经成为一种容易见到的家居用品。
香薰蜡烛燃烧时散发出的香味,常常被用在卧室、浴室等环境。
▲在美国,香薰蜡烛已经成为一种容易见到的家居用品2016年,美国一家市场调查企业的报告中指出,北美是香薰蜡烛的最大市场,美国家用香氛零售市场规模达64亿USD。
现在,亚洲区域香薰蜡烛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攀升。
伴随消费升级,国内一些家庭也开始用香薰蜡烛来打造一个放松的环境。
之所以能将一支小蜡烛进步成大买卖,要基于其销售策略背后的心理学。
千诗碧可香薰蜡烛的销售人群集中在25岁至55岁的女人,这类女人想相信香味是一个亲密家庭的重点组成部分。
徐梅觉得,气味是记忆的要紧组成部分。
当大家闻到香味,总会感到愉悦,蜡烛的独特香味也能为家庭带去无穷乐趣。
香薰蜡烛甚至可以成为没钱人的替代假期。
由于千诗碧可的蜡烛有着多彩而鲜艳的颜色,与不一样的气味,当经济不景气时,大家可以在不可以旅游的时候买蜡烛,譬如椰子气味的蜡烛可以叫人想到热带岛屿的浪潮。
徐梅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道。
更神奇的是,在飓风季节,千诗碧可的销售量猛涨。
徐梅觉得,飓风天气,大家在没供电的黑暗和混乱中,也能获得蜡烛带来的香气及宁静。
徐梅了解,让客户为嗅觉买单,不可以只生产气味、色彩各异的蜡烛,更要重视品质。
现在,不重视水平的企业比比皆是,再加上过于模式化的低级商品大量量地生产、入市,致使市场鱼目混杂,也混淆了买家的注意力。
经营20余年,徐梅也常站在买家的立场提醒大伙理性消费,为嗅觉买单并没那样简单。
很多居家香氛的买家也还处于比较盲目的状况,买家应该多比较,哪种香味合适我们的需要和居家风韵。
人类身体中隐藏着海量奇妙的功能,而嗅觉却常常让人忽视。
其实,嗅觉是与记忆最贴近的一个部分,它尚存在着很大的潜力未开发。
对徐梅来讲,用香味记录某个人物、地址和场景,是一件再有意思不过的事了。
每个认真生活的女性都值得被赞美生活和旅游带给徐梅很多想法。
千诗碧可香薰蜡烛品牌成立23年,尽管现在被回收,但这丝毫不影响徐梅继续热爱生活,并将它投入不一样的事业中。
具备全球想法的现代家居软装饰的梦想者和实践者除去蜡烛,徐梅也将家居配饰做得有声有色。
▲BlisslivingTM Home商品2005年,她创立了BlisslivingTM Home(布莉丝)一个为时髦的买家探寻全球化接触的现代设计准时尚生活方法的品牌。
在家饰的主题、造型和用色方面,虽然模式化和大众化的设计风格或许会提升销量和利率,但徐梅却选了一条更难走的路,由于在她眼中,好家饰要有性格,要特立独行。
致力于教育和贫困辅助事业经营企业之余,徐梅还致力于教育事业、文化交流项目和援助贫困国家的活动。
2004年,她成立了徐梅女性文化教育交流基金会。
这个基金会是通过文化交流的项目,促进中美孩子与年轻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语言学习。
2005年,她成为了华盛顿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会员,参加了美国国务院的APEC总裁研讨会,与科林鲍威尔(美国第一个黑人国务卿)、玛德莱娜奥尔布莱特(号称美国史上最牛B的国务卿)和比尔盖茨组织的贫穷国家进步行动计划。
现代生活方法的真的鉴赏家在业内,徐梅被叫做现代生活方法的真的鉴赏家。
2006年,中国家纺行业的代表杂志《布艺世界》,邀请徐梅每月写作关注家居装饰最新趋势的专栏,现在她仍然作为《布艺世界》的一名特约记者向读者呈献特别的家居故事。
在美国,她也常常被商业团体邀请参加演讲与讨论,同时还与年轻的创业女人推荐成功的经验。
每个认真生活的女性都值得被赞美。
徐梅卖的不仅仅是蜡烛或者家居布艺,而是我们的生活方法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