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30日,文化部调查组来到洛阳,实地调查网络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试点工作,洛阳洛龙区某互联网服务公司多业态经营方法遭到调查组一定。
该公司董事长杜冬冬年仅32岁,早在2002年,20岁的他开始接触网游,一年的上网费、买游戏装备的花费多达十几万。
2006年,他开始经营网络服务,目前成了拥有92家上网服务场合连锁店的董事长。
昨日下午,记者深入走访,知道他的创业故事。
游戏玩家变老板与朋友合资创业杜冬冬是洛阳关林人。
1997年,他初中毕业后,便在关林做起床上用品买卖,收入还算可观。
2002年,网游兴起,杜冬冬也成了一个网络游戏喜好者。
那时白天做买卖,晚上打游戏,最后50个人左右形成一个团队来玩。
有时花几千块买个游戏中的虚拟装备。
提到这,杜冬冬有的不好意思。
我感觉这个行业非常有前景,又感觉身边的上网场合环境都非常差,几乎没真的服务可言,就想经营一家上档次的上网服务场合。
2006年,杜冬冬到西安、上海等地进行考察,回来之后和朋友合资开了是他们的第一家上网服务场合,拥有248台电脑,占地600平米。
周围300米有三家上网场合,虽然大家的定价比他们的价格高30%,但买卖依旧非常红火。
逆流勇进合作伙伴退出他卖房买下股权重2007年网络上网服务行业开始走下坡路时,杜冬冬的网咖却没受影响,他和合作伙伴相继于2008年、2009年开了第二家、第三家店。
大家靠的是服务和良知,才在下坡路中维持前行。
杜冬冬说,他第一家店周围的3家网咖因允许未成年人进入,陆续被吊销营业执照。
2009年,因对这个行业前景缺少信心,合作伙伴要退出。
因不舍得舍弃,在得到家人支持后,杜冬冬卖掉了两套房屋,从朋友手中回收了全部股权。
2010年5月,文化部提出互联网行业连锁化经营,拥有5家单体网络上网服务场合的业主可以申请连锁经营,这个时候,他又向亲友借钱回收了两家网咖。
之后逐级向主管部门提交申请,最后拿到省级连锁资格,2010年6月11日成立互联网服务公司。
困难时每月只给职员发200元生活费现在,杜冬冬创立的公司,已有直营店铺10家,代理店82家,计算机终端7000多台,并拓展多业态经营,在上网场合投资开设主题水吧,为客人提供现磨咖啡和各种饮品简餐等配套服务,增长收益点,连锁公司飞速发展,效果明显。
成功并困难,杜冬冬的创业过程也有不少艰辛。
2012年到今天,公司从初见效果到进步壮大,大家也历程了最困难的时候。
2012年时,大家初做连锁,免费为市县区等连锁店提供统一店铺形象、统一技术服务等,公司没钱时,职员4个月无人领到薪资,每月只有200元生活费。
没他们的支持,公司走不至今。
杜冬冬感慨地说。
杜总虽然年轻,但眼光长远,困难都是暂时的,在他带领下我感觉公司会有非常不错的前景。
该公司一位业务主管王丽峰说。
推出网咖便利店将塑造社区型上网服务场合现在,大家正在把上网服务场合变成互联网咖啡店,再注入便利店,以上网服务场合为支点,推出网咖便利店,辐射全市各县区,面向所有人,而不只局限于来上网的人。
杜冬冬告诉记者。
全市上网服务场合共有600多家,公司将联合其他连锁公司,打造物流配送管理软件,辐射到全市乡镇。
杜冬冬说:作为全国网络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的试点之一,在政策扶持下,大家将通过拓展代办网购、代买机票火车票、代缴水电话费等业务,将上网服务行业引进社区,塑造便捷居民生活的社区型上网服务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