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今年早些时候,我在斯坦福听Peter Thiel的创业讲坛。
其中一节课讲到环保企业。
我以为他会讲到一些清洗能源技术等等,不过开场之后却听到了如此一句话:世界上最大的环保公司是什么?其实是eBay,它打造了全球最大的废品收购再借助的平台。
这个想法非常有意思,大家一般说起环保产业什么的,映入眼帘的景象一直一些典型的具备环保特点的东西,譬如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泵,等等。
可以说他们的确成为了清洗能源技术的象征。
但事实上,真的让节能减排、城市高效运转达成的,并不是这类高档的环境工程技术本身,而是近年来的很多网络公司。
不光是eBay,其实说网络是清洗技术最亲近的表兄弟也一点不为过。
譬如说,以亚马逊为代表的消费方法就很大的改变了美国家庭很多到市郊驱车购物的状况,而近期出现的例子自然就是Airbnb了。
它的出现不了解省下了多少建设新酒店的施工队和成本。
上周我参加硅谷最顶尖的环保孵化器Greenstart的活动时,更明显的发现了这一点趋势。
这一期展示的几家公司都极为精彩。
其中KIWI主攻在线家用太阳能解决方法;People Power用手机打造物联网;而Liquid则打造了遍布全球的自行车短租应用平台。
比较这几家公司运行的背后原理,我发现蕴含其中的两点趋势都各有特征,却又相辅相成,即:实物设施的大范围 入网让环保公司虚拟运作成为可能;前者同时也促成了P2P短租经济的诞生。
这两点都很大简化了商业运行本钱、提升了资源借助率。
虚拟的绿色经济大家先从KIWI说起,他们是虚拟的太阳能零售商,从设计到安装,他们的全部过程都在线上完成(或者用一个比较时髦的词汇,叫在云端完成),大约1200USD获得一名顾客。
这种方便的过程很大的改变了过去新能源企业的运作步骤。
在这种新背景下,清洗能源公司可以无需自己付出任何硬件本钱,只靠保持系统就能维持自己的运作,IBM在前不久的智能电网行业研究报告中将这些职能的公司成为系统整理者(system integrator)。
KIWI虽然经营的是太阳能业务,但他们的团队很精简,主要由软件工程师与销售顾问构成。
他们自己负责的业务仅仅包含设计一套让用户选择我们的家用太阳能解决方法的软件。
这套软件的内容包含:借助GPS将全世界用户的屋顶入网(我感觉这一招确实很聪明,由于只有房子的顶层才能加装太阳能电池板,同时也只有这类顶层才能显示在卫星地图上,如此等于借用一个不收费的开源数据库获得了所有些用户信息),帮助用户丈量我们的屋顶大小,计算可发电量、选择最适合的电池板及厂家,并且选择比较适合的银行与付费策略。
大家可以看到,除去这套软件以外,他们不需要负责任何传统太阳能企业的职能。
譬如说:他们没安装部门,自己不做电池板,也无财务部门,所有由他们的合伙人如施工单位或银行完成。
但KIWI的卡位准就准在他们抓住了用户这个入口,并打造一个平台,将所有些有关元素结合起来,自己则只饰演平台服务集成者或者应用商店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