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冯总谈自己返乡创业的历程,让我唏嘘之余又倍感温暖。
八零后的冯总当年在老家孝感乡下被唤作小冯的时候,是那个年代典型的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是他童年和青少年的全部,远在东莞打工的爸爸妈妈只不过过客。
211院校毕业的小冯,是中国海量乡村留守孩子里的佼佼者。
懂事早,在上初中时,小冯就发愿,要考到广州或深圳的大学,离父母工作的东莞近些,可以每一个月过去跟爸爸妈妈团聚。
回忆到这里,冯总泪眼婆娑地说,你了解那时,我想念父母到什么程度吗?想到心肝摆。
冯总说这是家乡的一句土话,无法用中文表达。
初中二年级之后,小冯慢慢地心硬了,渐渐变得无所谓了。
大学毕业后,小冯直奔深圳,恰逢深圳金融业进步之初,机会多多。
花三五年时间,小冯成长为冯总,积累了生活第一桶金,在深圳宝安和龙华分不要买房,并结婚,老婆是他的大学同学。
接爷爷奶奶到深圳同住,两老不习惯,冯总便把老家乡下挨近村村通公路的老房子翻新。
后来,爷爷生病住院,正值老婆怀孕。
那是冯总最辛苦的一年,深圳和老家孝感两边奔波。
好在爷爷有福气,一个月就出院回家疗养。
奶奶身体还很好。
最让冯总欣慰的是老婆回他的老家小住,超级喜欢,主动离职,留在孝感乡下老家待产,也好和爷爷奶奶相互照顾。
乡亲淳朴,奶奶和不少家乡人都想串门来玩。
第一个孩子就是在老家乡镇医院平安顺产的。
住在老屋的便利跟大城市相差无几,而且还空气好,前庭后院,一层瓦房,接地气,田地边上顺手摘来的青菜都是美味。
冯总买了台七座商务车,让老婆平时有空,载着爷爷奶奶和乡亲们到附近兜兜转转。
防潮垫、网状睡袋、野营帐篷、野外常用药箱,热闹和睦,好不惬意。
冯总两地跑,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跟老婆商量,不可以让孩子重蹈覆辙成为留守儿童。
经过考察,三年前,冯总果断出售自己在深圳金融企业的股权,转战距离孝感较近的武汉投资铝合金门窗买卖。
冯总在武汉念的大学,多少还有点资源。
从铝合金到实木红木等材质的门窗都做,最善于个性化定制商品,如别墅装修类。
跟地产商和设计公司合作,交叉持股,经过几年在武汉的业务拓展,买卖愈加红火,在大武汉已经开了十几家连锁店。
深圳的两套房屋出租,还房贷以外略有剩余。
返乡创业渐渐风生水起,去年底生了二胎。
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心情好。
说到这里,冯总掩饰不住地开怀:只须他们高兴,我就开心,干事业的劲头便十足。
目前每周我都可以见到爷爷奶奶,跟他们闲聊瞎掰斗嘴皮子。
提起爸爸妈妈现状,冯总说,母亲中途离职回老家呆了半年多,跟奶奶和儿媳妇闹得不高兴,可能是分开的时间太久,不太习惯老家的生活,又回东莞爸爸那边去了。
在爸爸公司附近找了份临时工。
新年全家四代人团聚。
今年春,接爸爸妈妈回武汉看樱花,给他们照相时,忽然发现爸爸妈妈头发白了不少。
一下子控制不住情绪,掉眼泪了。
毕竟是爸爸妈妈,可感情这东西却强制不来。
装和作,是对真挚情感的亵渎。
大家跟爸爸妈妈说话,总必不可少客气和小心翼翼,跟爷爷奶奶说话,那是畅所欲言毫无顾忌。
冯总朝着旁边吸烟的爷爷呆萌地笑着说,其实我爷比我爸凶多了。
爷爷裂开满嘴雪白的假牙乐呵呵地说,不打不骂不成器嘛。
对于将来的进步,冯总想得挺美:在老家附近圈块地,建个工厂,专门做门窗买卖。
再将来,依据形势再说。
爷爷在旁边附和,要搞,早点搞。
趁我还活着,有点关系,把厂房搞起来。
我再养几条狗,还可以助你看场子。
冯总哈哈大笑说,我念书时考好考坏,只须刻苦了就好。
我工作后,无论顺利,还是倒霉,只须是我想办的事,我爷一根筋地支持我。
转过头跟爷爷说,爷!你可要把身体搞好,说到做到,到时候帮我看场子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