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想结束和某人的朋友关系,如何做会比较彻底?
有人说是向他借钱,然后找各种理由拖延,不还;
是个好方法,还有没更彻底的办法?
有人说是和朋友去一块做买卖,无论是亏钱还是赚钱,朋友关系都会崩;
好一个借刀杀人法,那还有没最彻底的办法?
有!
那就是和朋友一块门店经营做餐饮吧!
会从物质、精神、灵魂上彻底摧垮你们过去的所有所谓友谊。
先推荐一个身边的例子,马姐是个能力出众、敢想敢为的人,之前在餐饮市场打工也做了好多年,积累了很丰富的餐饮运营和后厨烹饪的经验,想想打工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就和身边两个要好的朋友商量一块开家面馆。
在上海,面馆一个是刚需类餐饮,只须味道可以,价格经济实惠,地段过得去,就不怕没买卖,而且比起一般餐馆,面馆涉及的菜品类型,与操作的困难程度都相对简单不少,更容易掌控,特别是对于自己去做,算很好的一个餐饮种类。
马姐是队伍绝对的核心,由于从面条浇头的采购、切配、配料腌制、颠勺炒菜,可以说都可以胜任,包含前厅后厨的职员管理。另外两人基本都是实行和服从,大伙应该说也算平衡。
但有时候,高开低走是不变的结局。
时间长了,餐饮折磨人的地方就慢慢地显现了,餐饮不同于其他买卖,需要实打实地守店经营。老板不亲在压阵的话,靠职员自己自律,那基本上店都会做垮掉,是整段地自夸掉哦。
三个股东,开始大伙还有排版班,你一三我五,我二四六的,但生活有各种意料之外,譬如家有事,自己有事,还想开辟其他买卖等等缘由,慢慢发现大伙都愈加少地去守店了,最后变成一周几乎都看不到老板常驻店里,基本就靠职员自我管理了。
那营业营业额就不言而喻了,这个时候矛盾就不断爆发,各种鸡毛蒜皮,婆婆母亲的事,都会让几个股东建议分歧,喋喋不休地争论就没停过,从原来的相见恨晚,到目前的剑拔弩张,变化实在是大。
大伙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有人退出,别的人继续经营;要么大伙都不干了,关门清算后散伙。能力强的马姐自然可以一个人接手运营,但另两位感觉自己退出的话,明显吃亏了,把赚钱的额机会留给马姐了,不甘心,不认可。
那马姐说好,我退出,把该我的钱退我,你们继续干,他们也不认可,由于自己能力还真接不了手。
那最后只能有一个方法了,大伙大家都别做了,关门,散伙。
马姐最困惑的是,本来还是蛮要好的朋友,最后到了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宁愿把他毁了的局面,真是始料未及。
一块合伙经营餐饮时,大伙都嘻嘻哈哈,觉得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这么多年的友谊了,没问题。
但现实就是再坚固的友谊,也经不住餐饮的摧残和瓦解,能和平散伙已经算很好,不少都闹到上法庭的地步。
假如可以,尽可能不要做合伙的小餐饮,大型餐饮其实也是一样,只是股东实力大些罢了,各种狗逼倒槽的事,不会差太多。
假如必须要合伙做,鹏叔近期学来的方法是,要把合伙看作是有期限的合作关系,不是一合伙就要一辈子在一块。
具体期限的长短,看每个合作伙伴的实质状况了,哪个跟不上,就只好退出或撤掉,更换新鲜的补充力量进去,也称半路合作伙伴,是机缘巧合,大伙的步伐和思路比较搭配,虽是后加进去的,但成效倒还很好。
反而不少创始股东慢慢离开了,后来加入的股东,其实马云父亲也是这么调的,当初中一年级起创业的18罗汉,目前有多少人还在阿里呢?
合伙做餐饮,本是好事,大伙取长补短,互相借势,一同赚钱,但这只不过美好愿望,多数人都控制不好当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散伙就在所难免了。
老话说得好,散交易不散交情,但多少人又能做到呢?
所以从合伙做餐饮的第一天起,就做好散伙的筹备,或许才不会落差那样大。
做好最坏计划,或者说本着散伙是势必,不散是偶然的心态,或许结局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