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终于出书了!《参与感:小米品牌推广内部手册》,雷军亲笔作序,小米联合开创者黎万强著,揭开小米4年600亿奇迹背后的理念、办法和案例。
下文提炼了小米4年间初创期解决哪种痛点,找哪种人,如何建设团队等十条创业经历,与创业人士推荐。
1、创业的第一步:要解决哪种痛点?创业的第一步是确定商品是什么,要解决哪种痛点。
创业的商品可以成功的首要条件是先挠我们的痒处。
假如自己都不可以真心认可,又怎么样去打动用户?真的在业内能做到颠覆、极致的公司总是都于此相通。
前不久大家和顺丰快递开创者王卫聊天,他说,20年前开始做快递,也是由于对当时快递行业服务不认可,那就干脆按我们的想法做一个更好的。
MIUI作为小米第一个商品,有三个节点十分要紧。
这类节点是口碑传播的故事和话题。
快是第一个口碑节点,用更流畅了。
大家从深度定制Android手机系统开始入手,当时MIUI主如果做刷机ROM。
表面看,用户是在用手机硬件,但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操控体验,本质上还是源于软件。
当时不少刷机软件都是个人和一些小团队做的,他们都没足够的实力或持续的精力来真的做好底层的优化。
大家一上来抓住快,优化整个桌面的动画帧速,从每秒30帧到40帧到60帧,让指尖在屏幕滑动有丝般流畅感;逐个优化主要用户痛点,把打电话、发短信的模块优化得体验更好、速度更快,譬如给常用联系人发短信,一般系统要3~5步,大家仅需两步。
好看是第二个口碑节点。
那个时候,相比苹果,Android系统的原生界面算是难看了。
大家先优化程序让系统更快,大概三四个月后开始做好看。
一年后,MIUI的主题已经到了可编程的地步,假如你有肯定的编程能力,主题可以做得千姿百态。
MIUI在手机主题这个点的商品设计上,论开放性和深度,整个Android体系大家是做得最出色的。
开放是第三个口碑节点,大家允许用户重新编译定制MIUI系统。
这带来了哪种进步?开放性就让不少海外的用户参与进去,他们自己发布了MIUI的英语版本、西班牙语版本、葡萄牙语版本等。
这种开放方案吸引了海外不少发烧友用户去深度传播MIUI,海外的口碑又反过来影响了国内的市场传播,类似出口转内销。
2、公司名、域名,拿不下就不要干了创业第二步才会考虑公司名字、域名、品牌宣言和吉祥物等,这类品牌启动的工作,当初大家花了不少时间,我半开玩笑说,咱们不可以输在起跑线呀。
小米诞生的第一个月,创始团队讨论过至少上百个名字,譬如红星、千奇、安童、玄德、灵犀等。
这类备选的名字回过头看看,有些非常有趣,有些非常猎奇。
譬如灵犀,大家想取心有灵犀的意头,甚至在纸上画过犀牛吉祥物的草图;又譬如玄德这个名字源于最早讨论时所在茶楼的包厢名。
大家差点定的一个名字是红星,它有非常不错的辨别度,而且红星闪闪的色彩感富有激情与正能量。
原有些顶级域名所有者甚至也已向大家价格,但因为红星在酒类中是著名商标,有着特殊保护,即使是在科技类别中的工商企业注册也会受阻。
最后大家选择了小米。
小米是五谷之一,温润滋养,大家耳熟能详,看上去亲切平和。
小米这个名字大伙很了解,当初我去工商企业注册时,还有人问大家是不是是个新农业科技公司。
经验告诉大家,注册公司尽可能别叫XX年代、XX无线,由于这类通用名字还要加上辅助词才行。
从确定成立公司起,大家就决定竭尽全力要把小米科技注册下来,同时保证把域名拿下,假如拿不下就不要干了。
2014年,小米正式开始进军国际市场。
为此大家不惜重金买下了新的国际域名mi。
当初拿下xiaomi大家花了几十万元,而这一次大家则是掏出了360万USD的真金白银。
好处是mi更合适国际推广,更易于Mobile Internet定义的全球传播。
3、创业成功非常重要的原因:找人创业其实是个高危选择,大伙看到成功的创业公司背后都倒了一大片。
不少今天非常成功的企业,当初都经过九死一生。
譬如说阿里巴巴,马云带领团队1995年做中国黄页,失败!接着1997年做网上的中国产品买卖市场,算是阿里巴巴雏形,还是失败了!阿里巴巴今天的商业帝国,大伙看到淘宝、支付宝和天猫等明星商品,其实最有价值的是背后的团队,特别是马云和他的18个联合开创者。
在小米成立第一年,雷总花了绝大部分时间做的事情就是找人!其中搭建硬件团队花了最多时间。
由于大家最初的几个开创者都来自网络行业,不懂硬件也没硬件方面足够的人脉。
在首次见到目前负责硬件的联合开创者周光平博士之前,大家已经和几个候选人谈了两个多月,进展非常慢,有些人还找了经纪人来和大家谈条件,不只要高期权而且还要比目前的大公司还好的福利待遇,有次谈至凌晨,雷总、林斌(联合开创者、总裁)和我都感觉快崩溃了。
4、把事情做少,要做就做第一做爆品是商品策略。
商品规划阶段要有魄力只做一个,要做就要做到这个品类的市场第一。
商品线不聚焦很难形成规模效应,资源太分散会致使参与感很难展开。
产品营销策略、商品结构必须要爆。
做几百条线的商品,还要跟用户互动,你没如此的精力。
我不久前见到一个做了将近三十年的传统家用电器厂家,他说你的建议非常不错,但大家有几百款商品,如何解决呢?这么多建议大家如何梳理呢?我反问他你为何要做几百款?爆品是小米最简单也是最根本的逻辑,假如大家不做爆的商品,是没法让用户尖叫,让用户有参与感的。
爆不止是做精品,有时候大伙都想做精品,但精品大概大伙会想做十几款,这都是错的。
能否只做一款,能否只做两款?一两款热卖就能了。
5、把利益摆在桌面上雷总做小米是梦想驱动的,就是他想做一个足够伟大的公司,一件足够伟大的事情。
所以在这种时候,从合作伙伴到大家核心职员,都给了足够的利益上的保证、授权和尊重。
我看了不少公司,他只告诉你有期权,都是到了临近上市的时候,才告诉你你的期权是多少。
但雷总跟大家合作伙伴、核心职员一进去就说明白,把不少事情都摆在桌面上。
今天人才角逐这么激烈,没足够的利益驱动,纯粹讲兄弟感情的话,其实非常难。
6、用最好的人:一个可靠的工程师顶100个职员招聘上,大家的做法是,要用最好的人。
我一直都觉得研发本身是非常有创造性的,假如人不放松,或不够聪明,都非常难做得好。
你要找到最好的人,一个好的工程师不是顶10个,是顶100个。
所以,在核心工程师上面,大伙必须要不惜血本去找,千万不要想偷懒只用培养大学生的办法去做。
最好的人本身有非常强的驱动力,你只须把他放到他喜欢的事情上,让他一个人有玩的心态,他才能真的做出一些事情,打动他一个人,才能打动其他人。
所以你今天看到大家不少的工程师,他一个人在边玩边革新。
所以,找最好的人,要给他做他喜欢和善于的事情。
7、创业心态就是热爱,持续激起团队的热爱第一,让职员成为粉。
每一位小米职员入职时,都可以领到一台工程机,要当作平时主机用;第二,让职员的朋友也成为用户,每位小米职员每月可以申领几个F码(F码,Friend Code,朋友邀请码,在小米网上的优先购买资格),送给亲朋好友,让他们也用起来;最后,要和用户做朋友。
对于用我们的商品,不少传统企业是兔子不吃窝边草。
在小米,大家甚至开玩笑说让丈母娘也要用好我们的商品。
第二去KPI化。
小米内部确实是没KPI的。
但没KPI,不意味着大家公司没目的。
小米对于这个目的如何分解呢?大家是不把KPI压给职员,大家是合作伙伴在负责KPI的。
但大家定KPI来讲,都是定一个数目级,譬如说今年要卖4000万台,不会去约定假如你完成A档、B档、C档,我就给你一个哪种奖励。
大家销售团队今年定了4000万,忽然间干到了5000万,然后立刻拿出一笔钱给大伙发了去马尔代夫度假?大家不会干这种事情。
在定KPI的时候,其实更多是来判断一个公司增长规模的阶梯,我到底到了什么阶梯上,由于大家把这个信息测算了解将来,要分配调度资源。
相比结果,小米更关注过程。
职员只须把过程做好,结果是自然的。
8、大方向明确,偶尔偏离或减速都不怕大家内部面对商品需要有长期、中期和短期的概念。
长期开发方向雷总每1~2个月会和团队交流约定,中期和短期基本就是在和用户互动中,碎片化产生,这个过程也会反过来修正大家设定的长期目的。
小米的工程师,2~3人组成一个小组,给他们自主权,在和用户交流中,有30%的项目自己就概念开发了。
过去也确实出现过,有用户每天围着某个工程师,后来开发了看着并非非常急切需要的功能。
但大家整个项目都是每周更新,迭代非常快,出错了的策略也不要紧,过两周就改对了。
9、把事情做到极致,把自己逼疯怎么样把商品做到极致?不要迷信大师,也不要迷信想法。
所谓大师或想法只不过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其实才刚最初!极致的商品背后都是很大的投入,都是千锤百炼改出来的。
牛逼的背后都是苦逼!不少用户首次拆开小米手机的包装盒都非常惊艳,极其简洁又有非常高的品质感!他们会把包装盒保留下来当收纳盒。
事实上,但就是这么一个包装盒。
整个设计团队历时6个月,经过30多版结构修改,上百次打样,做了一万多个样品,最后才有了小米手机包装盒让人称道的工艺和品质。
一般厂商做一个包装盒的本钱一般是2~3元左右,而小米的包装本钱将近10元,但我觉得这个投入很值得。
10、让职员有参与感、收获感1、参与感小米服务水平的不断改进,正是来自一线职员在具体工作中一点一滴的建议。
为了持续推进这种改进,大家决定开发一个商品,这就是小米服务体系的点滴系统。
点滴系统专门开发了手机端的APP,大家的服务体系职员都可以在点滴系统上提源于己的建议。
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其他人的建议,评论它,给它打分,点赞。
好的建议,不需要通过什么会议,直接通过点滴系统提交,只须运营小组有超越3人点同意意,就意味着建议已经被采纳并会在实质工作中推进推行。
点滴系统充分地调动了大家服务体系一线职员的工作积极性。
一旦建议被采纳,就会发米兔、配件等奖励职员。
他们深刻地感觉到小米服务工作的成长正是来源于他们每个人的点滴智慧的积累。
2、收获感大家让职员和用户通过平台零距离接触,做得好的功能得到用户表彰,团队自然非常高兴;当一个商品经理和工程师负责的功能被用户吐槽甚至大骂的时候,不需要开会不需要动员,他们自然而然地会加班加点,全力去改进。
大家在内部设置了爆米花奖,依据用户对新功能的投票产生上周做得最好的项目,然后给职员奖励。
奖品就是一桶爆米花,与被叫做大神的荣誉感。